【案情回顾】
2025年1月11日,一个寒冷的冬日。北京市通州区某路口,一场突如其来的悲剧降临。张某驾驶的小型普通客车在由北向东转弯时,与在非机动车道内由南向北驶来的马先生驾驶的普通二轮摩托车发生猛烈碰撞。伴随着刺耳的撞击声,马先生不幸当场身亡。
当冰冷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马先生家属手中,认定双方承担“同等责任”时,那份难以言喻的悲痛瞬间化作了巨大的困惑与不公感。“同责?”家属们攥着认定书,心中充满质疑与不甘,“这结果,如何告慰逝者?如何支撑起破碎家庭的未来?”带着满心的伤痛和对公正的强烈渴望,他们找到了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决心委托元甲律师挑战这份责任认定,为逝者讨回一个应有的说法。
【元甲破局】
元甲律师深知,家属委托我们,绝不仅仅是购买一项“申请复核”的法律服务。他们最本质的诉求,是希望整个事件能获得一个最优的、最彻底的解决方案和结果,让伤痛得以慰藉,让生活得以继续。元甲团队对自身的要求直击核心:要有超越复核的智慧与担当,致力于帮助委托人更快、更高效地拿到更多赔偿款。
2025年3月6日,马先生家属正式签署委托协议。就在委托当天,元甲律师团队便高效运转起来:一方面,专业律师迅速梳理案情,撰写了严谨有力的复核申请书,准备向公安机关提出复核申请。而另一方面,更具策略性的行动同步展开——经验丰富的律师敏锐地捕捉到一个至关重要的谈判点:对方司机张某是公职人员。
元甲律师没有被动等待复核程序的推进,而是主动出击,迅速与对方取得联系:“动之以情”,深切表达受害者家属的悲痛与困境;“晓之以理”,清晰剖析事故责任认定的法律依据与可能的复核走向;更关键的是“析之以利害”,条分缕析地将复核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如责任比例加重风险、漫长的诉讼周期)与积极和解的确定性(快速解决、避免负面影响)清晰地呈现在对方面前。
【案件结果】
在元甲律师精准的策略和专业的谈判下,复核期间就已经和对方达成和解,并于3月22日正式签署和解协议,协议约定的赔偿总额达到近180万元人民币!
这一结果相比最初同责认定的预期赔偿额,整整多出了71万元!
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个数额甚至比假设通过复核成功争取到对方主责可能获得的赔偿预期,还要高出55万元!
而这一切的发生自家属正式委托元甲起才仅仅过了15天!
这个速度,这个金额,都远远超出了马先生家属最初的预想!马先生的家属特意亲自送来锦旗一面,以此表达他们最深的谢意和最高的认可。
这面锦旗,不仅是对办案结果的满意,更是对元甲在办案过程中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追求最优解的肯定!